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
张纬杰
原创文章
2019/05/09

序 小镇上的水龙头管理员

想象这样一个情景。

在一个小镇上只有唯一的一个水龙头,由镇长A掌管,并向小镇居民出售水龙头里的水。

为了提高效率,镇长A命令下属们协助其向小镇居民供水,这些下属即B,小镇居民便是C。

那么镇长该如何确定日常的供水量呢?

一种方式是将一段时间内(比如以每年为单位)的供水量固定,规定这段时间只放这么多水,不管小镇居民的用水需求有啥变化,并相应地无视由需求变化带来的水价涨跌;

另一种方式是将水价固定,放水量根据小镇居民需求变化而变化,要的更多就放更多,要的少就放更少,保持水价稳定。

从常理来看,第二种方式显然更合理。但后者的实现需要两个前提:

第一,镇长明确了解小镇居民的实际需水量到底有多少——哪些居民缺水,哪些居民那儿的水又太多了。

第二,镇长有能力使唤下属给缺水的居民派水,并停止向已经供水过剩的居民供水。

如果没有这两个条件,第二种供水方式恐怕就无从谈起。

这则简单的寓言故事,为我们粗略勾勒出了现代央行的两种货币政策框架之辨,即数量目标制与价格目标制。

众所周知,任何一国的中央银行都具备一个基础性的功能:控制一国的货币发行(正如镇长控制小镇供水)。

那么,央行根据什么来确定其货币发行呢?

通常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根据数量,即设立一个货币发行量的目标,然后发行既定数量的货币,这是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观点;

第二,根据价格,即设立一个货币价格目标(利率),然后发行可以锚定该价格的货币(货币发行量不确定),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由“沃尔克-格林斯潘”在货币政策实践中立下的传统。

在前文的寓言中,“镇长”即央行,“水”即货币,数量目标即让水龙头释放特定数量的水;而价格目标则是锚定某个固定水价(利率),然后围绕该水价放水——如果水太多导致水价下跌就停止放水乃至抽水,反之亦然。

央行的数量目标制向价格目标制之转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新兴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这一转型背后往往伴随着的是利率自由化、机构建制改革等一系列更高层次的市场化发展。这对致力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我国而言,当然也不例外。

2018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先生在题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支持实体经济,处理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的演讲中就指出:

“从国际经验看,货币政策调控逐渐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目前各国的中央银行都以利率调控为核心,因为利率在供给和需求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更加注重市场利率,强化价格型调控和传导机制。”

“我们正在从数量调控为主向价格调控为主转变的过程中,两者都要用,相对过去,价格调控越来越重要,但由于我们的基础、体制机制、人们的思维习惯,数量调控目前也没有放弃,它也很重要。所以,中国的特点就是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都在用。”

近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最后一公里”的逐渐完成,我国货币框架向价格型目标的转变也迎来了关键节点。为了让各位读者更好地理解我国当下与未来的货币政策框架,我们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梳理了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来龙去脉,并探讨了我国未来货币政策可能需解决的问题。欢迎阅读!

请付费会员登录后阅读完整内容
登录后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