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信任:数字时代的货币能从17世纪的劣币危机中学到什么(上)
夏立
原创文章
2019/12/26

本文由智堡整理编译,支持智堡请下载智堡APP并订阅我们的付费会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智堡的立场和观点。

原文作者:Isabel Schnabel,德国经济学家,欧洲央行新任执委;申炫松(Hyun Song Shin): 著名经济学家、国际清算银行经济顾问兼研究部门主管。


货币是一种“社会习俗“,一方在交易中接受货币作为付款,并且预期他人也会接受。长期以来,各种形式的私人货币来了又去,最终让步于中央银行货币。鉴于当前有关加密货币及其将取代中央银行货币的距离的争论,我们有必要去关注一点:为何中央银行的货币具有韧性 (resilience)?

我们可以从1620年代的公共存款银行的角色中吸取了教训,它们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中平息了欧洲的高通胀。作为现代中央银行的前身,公共存款银行通过使货币价值成为常识来建立(公众)对货币兑换的信任。

17世纪初的公共存款银行最初并不是为了从事借贷而设计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支付和清算系统。当然,实际操作上尽管程度不同,存款银行也从事放贷。例如,与其章程相反,纽伦堡公共银行向纽伦堡市提供了大量贷款。但也许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这家银行远没有阿姆斯特丹和汉堡银行成功。最后,银行的存款基础很薄弱,始终没有成为主要的汇划银行 (giro bank),即一家存款成为(储户)支付手段的银行。

公共存款银行成功的根源在于它们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商品和金融工具交易的结算平台,以此将(货币价值作为)常识灌输在货币交易之中

所谓常识,并不仅是那些世人皆知的事实(本身),常识成为常识,也在于这份知识对于每一个相关者都是透明的。常识是社会习俗的关键,也是分析经济中均衡和博弈论的基石。

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和比特币的时代,常识的重要性在货币经济学中凸显出来,因为对货币的一种诠释是“一种记录过去交易历史的簿记装置”。Kocherlakota(1998)的“货币是记忆 (money is memory)”这篇论文着重分析了货币作为簿记装置的情况:一个成本为零,并且可公开获取的,作为常识的关于过去所有交易的记录,(通过该工具),便可以实现货币的配置(效果),甚至还能做到更多。

另一方面,其他学者的研究显示,对于这“无限的交易历史的常识”的细微异见都会导致这样的结论失去意义,即便这份簿记装置是零成本的。

当前关于分布式记账技术(DLT)作用以及它是否会取代中央银行货币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常识“对于(使用)货币(进行)交换的重要性,以及DLT能在多大程度上重新创造建立“常识”所需要的的先决条件

请付费会员登录后阅读完整内容
登录后添加评论...